文/慧心引力佳91微操盘
编辑/慧心引力佳
自从中国官方宣布将在9月3日举办抗战八十周年阅兵之后,全球各国都对此充满期待,甚至有传闻称,这次阅兵将成为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。就在这消息引发广泛关注的同时,越南方面也传来动静,他们计划在9月2日举行一场规模不小的阅兵仪式,动员了7000余名官兵参加。这背后的原因,令人不禁好奇。
展开剩余82%几天前,中国终于正式公布,9月3日将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举办一场规格极高的阅兵式。这不仅是一次现代军事实力的全面展示,诸多代表当今战争技术的“大国重器”将悉数亮相,更有那些在八十年前浴血奋战的抗战老兵、以及来自世界各地的政要和友人一同见证这一历史时刻。这场阅兵既是军事肌肉的展现,也是民族精神的共鸣,一经宣布,立刻在全球舆论场掀起了巨大的反响。
与此同时,南边的河内也迅速做出回应。越南人民军宣布,将于9月2日国庆日举办一场声势浩大的阅兵,纪念“八月革命”与建国八十周年。届时将有7413名官兵组成38个方阵,彩排工作已经秘密展开。河内希望通过这场庆典,向世界展示越南军队焕然一新的风貌与强大实力。
有趣的是,这并非越南在2025年的首次重大军事活动。就在今年4月30日,为纪念南北统一五十周年,河内已经举行过一次盛大的阅兵仪式。那次阅兵还特别邀请了包括中国在内的多国仪仗队参与,共同庆祝这一历史节点。短短一年内两度大规模阅兵,令外界不禁猜测:越南到底在忙些什么?
答案,首先可以从历史的时间节点中找到。1945年与1975年,是越南历史中两道不可磨灭的印记——前者象征国家脱离殖民统治的诞生,后者则标志着南北统一,结束了长期内战。每逢这类重要周年,越南都会通过盛大阅兵来纪念历史,这已成为他们固定不变的政治传统。这不仅是对先烈的告慰,更是对后人的警醒与提醒。
当然91微操盘,若仅以“尊重历史”来解释,未免太过表面。更多时候,邻国的行动才是最现实的镜鉴。进入21世纪后,看到北方大国综合国力和军事现代化水平迅猛提升,越南内心难免起波澜。一个显著变化是,自2005年恢复阅兵以来,越南军队的正步逐渐由传统苏式风格转向气势更为磅礴的中式风格。这种模仿并非简单的复制,而是既有学习借鉴,也带着一丝不服输的较劲意味。
邻居是机遇也是压力。中国用阅兵将国家实力具象化展示于世界舞台,越南自然想在自家舞台上发出最响亮的回应。任何宏大的国家叙事,最终都服务于具体政治需求。对于刚上任不久的越南领导层——总书记苏林和总理范明政来说,一场成功的阅兵式正是巩固政权、稳定局势的绝佳“权力稳定器”。
在全世界的注视下,展现一支纪律严明、装备精良的军队,无疑是凝聚民心、强化社会团结的最直接方式。这向国内传递了明确的信息:国家强大,领导稳固,未来值得期待。因此,与其说这场阅兵是向外界展示军事实力的“肌肉秀”,不如说更像是给内部民众的一剂“定心丸”。通过这种庄严的仪式,新政府得以稳固执政基础,确保内部稳定和向心力。
坦率说,即便河内竭尽全力,这场阅兵的规模和视觉冲击力恐怕难以与中俄等大国媲美。越南的阅兵场地有限,可展示的现代重型武器种类和数量也十分有限,这决定了其阅兵的宏大气势难以达到排山倒海的震撼效果。此现象反映了越南国力与军事实力的现实边界。
然而,看点虽少,意义绝非微不足道。越南作为二战后反法西斯秩序的重要组成部分,其这场纪念活动本身就具有极高的历史和政治价值。特别是在抗日战争时期,越南与中国关系紧密。从胡志明在香港创立越共,到他亲自投身中国抗日洪流,再到最后代表同盟国在河内接受日军投降,背后无一不体现出中越抗日斗争的紧密联系。
同一段历史将在2025年秋天,由中越两国用各自方式重新讲述。当北京长安街上铁流滚滚之时,河内巴亭广场上也将响起整齐有力的脚步声。两国的步伐一同步入历史的鼓点,携手回望那段硝烟与光荣交织的岁月。
---
本文中所有信息均有可靠来源支持,详见文章结尾出处。
发布于:天津市驰盈策略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